行业资讯 分类
必赢游戏app下载绿色生态生活十篇发布日期:2023-11-15 浏览次数:

  必赢游戏app下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近年来,我区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着力在治水治气治废上下功夫,在“增绿”“护蓝”上做文章。经过努力,区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同时,我区立足环境、依托山水,培育壮大美丽经济,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产业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老蓬勃发展,一条以高新绿色新业态为核心的“美丽经济带”日渐升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在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人们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我区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短板,距离百姓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和空间,急需我们从政治责任、历史担当、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角度出发,深刻反思、补齐短板,共建绿色生态银行、共享富裕阳光生活。

  共建绿色生态银行、共享富裕阳光生活需要忧患意识。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各级党委政府要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总责,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属地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属地生态环境,落实环境质量报告制和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力争将我区打造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示范区。

  门头沟区以“共建城市环境,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以周四垃圾减量日为载体,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通过以点带面,普及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在全区市民百姓中养成了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推进了资源循环利用。

  垃圾分类投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可说归说,做归做,真正实施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究竟该怎么分装?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门头沟区绿袖标指导员创新工作方法,一边唱着垃圾分类歌谣,一边引导居民实行垃圾分类,形象生动地在居民中普及了垃圾分类知识,对指导居民自觉分类垃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还有蛋壳和落叶,放进绿桶来装卸。灰色大桶装其它,变废为宝靠大家,纸巾尿片食品袋,卫生填埋变无害,陶瓷灰土和烟头,装入灰桶不用愁。”

  社区里一位大妈说:“以前看文字和图片介绍怎么垃圾分类,看过后总记不住,有时候倒垃圾还是忘了分类。唱垃圾分类歌让我能轻松地记住垃圾分类的做法,每次倒垃圾脑子里就会想起分类歌,倒垃圾不会出错了。”

  新桥南大街社区老党员王正秋自己也编写了一首垃圾分类顺口溜,轻松一念,诀窍重点都在其中。

  在葡东社区有个出了名的“分类奶奶”——韩兴芝。在人们的印象中,“臭”似乎总是和“脏”联系在一起。可韩奶奶是一个非常干净利落的人,家中更是一尘不染。那您就不禁要问了,她为什么落得这么一个称号呢?

  2010年8月份,葡东社区做为全区十个垃圾分类试点社区之一,开始筹措和运行社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自葡东社区居委会筹备之日起,韩兴芝就积极地投入到了社区的各项公益事业之中。她担当了楼门组长、社区志愿者、居民代表、治安巡逻员等许多职务,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这退休了比上班还忙,不挣钱了比挣钱时还忙”。所以在招募绿袖标指导员的时候,社区领导首先就考虑到了这个热心肠的老太太,她就成为了全区第一批“绿袖标指导员”。

  韩兴芝负责着葡东社区两栋楼共计96户、300多人口的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指导、监督工作。刚接到任务时,她没想到那么难。等到真干上之后才知道,累点儿、脏点儿、苦点儿自己都能克服,关键是居民的不理解和不支持使她很苦恼。出来进去的小朋友们不懂事的,看她整天摆弄垃圾,以为她是捡破烂的,就追赶着喊她“臭奶奶”。好心的邻居们都劝她说“小韩,别干了,这活儿没法干,咱又不差这几个钱”。但是韩兴芝却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利国利民,我可不能打退堂鼓,一定要干好。成为绿袖标,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建设绿色北京出一份力,就是将来干不动了,我也能给子孙后代留点儿念想呀。”就是这朴实的话语,坚定的信念使韩兴芝这个“分类奶奶”一直坚守在垃圾减量垃圾分类这块阵地上。

  刚进行垃圾分类时,宣传工作尤其重要。韩兴芝为了深入进行宣传,主动为用户代领垃圾桶,利用晚上入户率高的时间为所辖居民送桶到家,并且发放了近百份宣传册,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居民进行讲解,深受居民的好评。每次搬来新住户,她都会一次次地入户进行指导,直到分类准确为止。他们楼里有一住户家的厨余垃圾里总有烟头,她就专门对他进行“强化”记忆,每次都告诉他烟头是其它垃圾。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户人家的垃圾终于达标了。象这样的住户不在少数,都需要她反复指导,跟踪指导。韩兴芝说:“不怕不会分,就怕不坚持,只要把这件事当做大事来做,好习惯总会养成的。”

  韩奶奶说她现在想的最多是在垃圾减量上作文章,怎样从源头上减量、怎样从厨余垃圾上减量再减量。夏天吃西瓜量大,而西瓜皮中水分较多,汁水与其他垃圾混合后,会产生污水。韩奶奶说:“我们家里的西瓜皮,基本上都吃了。为了达到减量的目的,我摸索着用西瓜皮做饺子、包子、菜盒子,还挺好吃的。我做好了送去让大家尝,教大家怎么做,不仅省了钱,还能从源头上起到垃圾减量,真是一举多得!”

  韩奶奶已经60多岁了,可是无论培训还是学习,她都积极参加、认真领会。在上岗不久后,她对所有生活垃圾的分类准确率就达到了100%。在参加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时,她家取得第二名,还被推荐代表门头沟区参加了北京市18个区县“绿娃在行动”知识竞赛,一路过关斩将,以预赛第一的成绩进入了决赛,获得了三等奖。

  2011年开始,门头沟区以强势宣传为着力点,建立全方位的宣传机制,通过专题专栏、公益广告、主题活动、宣传资料、学校教育等多种途径,把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到各个层面,营造了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使垃圾分类处理逐步成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

  区委、区政府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活动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线,以倡导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为重点,以“周四垃圾减量日”和“再生资源回收日”活动为载体,开展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在55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在10所学校、5个党政机关开展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宣传活动。同时,区文明办还制作了公益广告片、动漫及真人的垃圾减量宣传片,区属媒体在《文明进行时》、《文明之窗》栏目开设专栏进行播出。在社区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和海报、挂横幅,普及宣传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

  从3月至11月,每3个月安排一个主题。3-5月为绿色社区活动季。重点在55个社区、居民家庭开展主题宣传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参观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举行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张贴宣传海报,制作播放公益广告,对社区居民进行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

  6-8月为绿色餐饮活动季。重点在饭店、酒楼、度假村、农家乐等餐饮企业,持续推广适量点餐、减少浪费;剩菜打包,减少废弃;减少一次性餐盒、筷子、水杯等用品的使用;扩大“绿色餐饮宣传员”队伍,积极打造绿色餐饮文化,促进餐厨垃圾源头减量。

  9-11月为绿色乡村活动季。重点在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农村地区,推行科学文明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群众垃圾分类意识,引导商户“净菜上市”和执行国务院《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的决定,果蔬垃圾就地生化处理,或就近运至相对集中的资源化处理站,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

  在门头沟区文明办、区市政市容委共同组织的“做文明有礼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评比活动中,55个社区的参与形式新颖,有知识竞赛、公益劳动、文艺演出、小品比赛、诗歌朗诵、书画展评等。活动最终选出最佳活动奖10个、评选出优秀创意奖6个、市民参与奖7个。

  利用板报、横幅、LED等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发放倡议书、生活垃圾指导手册等3000余份,环保袋及围裙2000余份;开展“低碳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竞赛”6期;评选出10名优秀绿袖标指导员、50户垃圾分类优秀家庭。通过宣传,社区居民知晓率达到100%。

  组织社区青少年参加垃圾分类知识讲座。课后在绿袖标指导员的指导下,同学们亲自上阵体验垃圾分类指导员的辛苦,并和家长共同学习《首都市民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一同进行了垃圾分类,使此项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暑期,在学生中征集“废品小制作”,通过时装表演形式向社区居民进行展示。通过趣味活动,在家长和学生中宣传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及低碳环保理念。

  张贴宣传画45处,发放倡议书、垃圾分类歌等资料1450份,宣传品2500余份;在社区各类会议中,即时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开展“共建城乡环境,共享美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日活动;社区文艺晚会上,表演由垃圾分类歌改编的快板必赢游戏app下载。居民垃圾分类方法知晓率达到100%。

  1.用科技力量“武装”垃圾分类。利用音频软件制作垃圾分类宣传广播,定期播放。通过社区博客、电子屏开展宣传。

  2.用丰富多彩“宣传”垃圾分类。组织居民参加垃圾分类小游戏;利用周四垃圾分类宣传日,发放宣传手册、分类指导书等,通过橱窗、展板、板报等开展丰富多彩直观的宣传。

  3.用干净整洁“保卫”垃圾分类。定期清洗垃圾桶,定期对垃圾桶及周边洒药,防止蚊虫滋生。每周坚持,形成长效机制。

  4.用从小做起“展望”垃圾分类。“从小做起的垃圾分类活动”分两部分,一是“情系党恩,共享快乐假期” 活动,通过征文、绘画、小制作等,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低碳生活理念。二是垃圾分类知识问答比赛。“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周围一片”,为社区环境做贡献。

  尊重自然生态法则,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消费体系,以“效率效益”和“环境质量”双重指标重新审视生产与发展―这是一位生态专家对生态产业链的诠释,也是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蒙牛绿色生态园” 彰显出的中国企业对生态循环经济的探索和实践。

  凭借多年来对“绿色理念”的践行,蒙牛不仅成为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全球合作伙伴,而且通过“蒙牛绿色生态园”,展现其在绿色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中取得的成果,与世界分享中国企业的生态哲学与绿色智慧。

  蒙牛绿色生态园紧邻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标志性景观之一的水龙雕塑,由未来乳世界主展馆、生态牧场和未来星绿色童趣园三部分构成。蒙牛未来乳世界主展馆采用绿叶环抱设计,象征自然万物和谐共生;馆内则运用了先进的环保科技,体现蒙牛“打造生态产业链,开启未来乳世界”的主旨。游客置身其中,可以直观地了解牛奶生态生产的整个过程,参与互动环节,近距离感受绿色生产与人类绿色生活的辩证关系。蒙牛生态牧场通过微缩景观还原蒙牛的绿色生态牧场,而未来星绿色童趣园则通过神秘城堡给参观者带来更多的绿色乐趣。

  在整个蒙牛绿色生态园,绿色与生态无处不在。路灯和草坪景观灯采用了太阳能环保照明技术,大大节约了园内对电能的消耗,节能LED灯在保证视听的同时践行环保理念,1380个牛奶利乐包回收再利用,制作成座椅供游人休息……蒙牛绿色生态园处处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息,也揭示了未来乳业的发展趋势―生态与科技相辅相成、自然与经济完美融合的绿色生态产业链。蒙牛致力于打造一条涵盖奶源、产品、包装、物流等多个环节的绿色产业链,不仅仅是出于对产品品质的考虑,而且还包括对保护草原、反哺自然的绿色觉醒。“蒙牛通过自身实践让最长的产业链变为最生态的产业链。”蒙牛乳业集团副总裁丁圣告诉《新营销》记者,“从源头到终端,牧草种植、奶牛饲养、生产运输等每一个环节,蒙牛都努力做到更生态、更低碳。”

  目前, 蒙牛在全国各地建设、参股的万头奶牛牧场为14座,未来还将兴建20~30座大型牧场。以奶牛饲养为主体,以生态环保技术为支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观光型牧场。蒙牛拥有经国家林业局森林认证中心认证、符合全部40项绿色指标的生态牧场。通过推进大型生态牧场建设,蒙牛在夯实优质奶源基础的同时,配套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畜禽粪沼气发电厂,利用牛粪发电,在那里每头奶牛都是一个小型发电厂。以蒙牛澳亚国际牧场为例,其配套的沼气发电厂日处理鲜牛粪300吨、冲洗污水500吨,年发电量为1000万度,直接并入国家电网。与此同时,蒙牛将牛粪、牛尿处理后产生的沼渣沼液用作肥料回归土壤,减少使用化学肥料,实现了农牧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特别授予该项目为“加速中国可再生能源商业化能力建设项目―大型沼气发电技术推广示范工程”。

  蒙牛在全国的40多个工厂都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其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作为绿化用水使用,这种污水处理循环利用使得蒙牛成为中国第一家不用深井水、自来水绿化的企业。蒙牛还开挖人工湖,收集雨水,每年至少可收集雨水1万吨。

  此外,蒙牛生态牧场特别强调动物福利。奶牛居住和生活在“三室一厅”里,有自动挠痒机,机器人挤奶,让奶牛听音乐,并进行营养配餐。产品生产出来之后,蒙牛采用了低碳物流模式,智能分析物流网络,制定就近产品配送方案。

  从生态草原到资源再生,从全球顶级优选奶牛到贴身营养专家,通过一系列绿色运作,蒙牛实现了自然生态与企业发展的“双赢”,将以往消耗企业资金的简单公益行为,真正变成一种可盈利的投资行为,转化为竞争优势。

  乳品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与生态环境唇齿相依,从几年前制订中国乳业第一套“绿色生产标准”开始,蒙牛对生态式发展的思考和行动就从未停止。蒙牛认为:“生态理念不是孤立存在的,并非为了生态而生态;生态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其实是消费者,是我们每一个人。”蒙牛认为,将蒙牛在生产上的生态主张移植到生态行动的开展上,引导公众消费观念的改变,才能最终让生态形成一种社会氛围。

  近年,蒙牛与生态中国工作委员会成立了第一个用于草原建设和保护的生态草原基金。蒙牛还发起“生态行动,助力中国”大型生态公益活动,包括由明星带领志愿者开展生态草原行、用音乐呼唤生态和谐的绿色公益演唱会、率先启用经过FSC森林认证和SFI国际食品标准认证的绿色包装、联合利乐与沃尔玛开展“喝完压扁,支持回收”包装回收活动等一系列生态行动。

  2011年,蒙牛“生态行动,助力中国”全国大型生态公益活动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其中包括世园会生态主题周、大型生态Life Show消费者互动活动,在沈阳、武汉、成都、呼和浩特等地由明星带领消费者开展包装回收、环保创意秀活动,在北京举行生态之夜大型公益晚会,与国际包装巨头利乐联合开展牛奶包装回收活动……蒙牛生态行动还赢得了姚明、邓肯、隆多等NBA球星的鼎力支持,他们通过身体力行地感召每个人从身边小事做起,引导社会关注绿色生态,让更多人成为绿色生态的践行者与建设者。

  从建设绿色生态产业链到倡导生态行动,蒙牛正在以绿色经济、绿色包装、绿色行动、绿色消费兑现对消费者和社会“好品质,绿生活”的承诺,向世界传递“生态品质,全球共享”的中国绿色理念。

  绿色经济、绿色包装、绿色行动、绿色消费为蒙牛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让中国乳品消费开始步入绿色时代。相关机构预计,到“十二五”末期,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将接近10万亿元,利税为1万多亿元。这就意味着5年后食品工业将成为大消费概念中最有潜力的板块。食品工业将挑起大梁,成为推动消费、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主要力量之一。对此,蒙牛总裁杨文俊表示,让人民群众过上更有尊严、更有质量的生活,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难得的发展机遇,而机遇的核心就在于绿色消费。

  “我们所主张的2.0生态链,比生态经济在传统意义上的生态链概念更加宽泛。”蒙牛总裁杨文俊认为,生态经济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包含了人人皆可生态的概念,社会公众既是生态理念的接受者,又是生态理念的实践者。

  自然与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破坏大自然的环境时,将来有一天我们也会自作自受。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环境保护,提倡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绿色文明的环境中生活。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是一种维护生态文明的设计观,是在室内设计中重视并贯穿绿色生态理念,创造一种无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生态环境。摆脱以往室内设计对非再生能源和资源的过分使用,认真执行我们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为全球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奉献一份力量。

  自从绿色生态设计的理念出现,到今天的发展。它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占据了室内设计的营销市场。绿色生态设计把环保、节能、无污染的特点,运用到室内设计和维修中。打破了以往的设计理念,取代工业文明,发展生态文明。在经济、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旅程中,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创新。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往小了说它是以绿色技术为前提的工业产品设计,往大了说就是从室内设计选材到推广都贯彻着绿色文化意识,绿色环保概念。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是指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做到“以人为本”,考虑到居住人的身体健康与生理健康。通过,视觉、嗅觉传达出室内的绿色健康信息。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是在人们觉醒了“环保意识”后推行起来的一种绿色文明设计观。城镇化和水土流失造成了人们视野里全是单调的水泥色。人们渴望回归自然,把一些科学技术、人工设计、绿色选材运用到室内设计的活动中去,就是绿色生态设计的理念。尤其是在这个全球生态环境遭到威胁的时候,人们更应该付出行动,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处做到绿色环保。可以说,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是应景而生的。人们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自然与人类共处的方针,推广和普及绿色生态设计理念,促进了绿色生态设计的发展。室内设计可以表现出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用绿色生态设计的理念进行室内设计,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在还没有提出绿色生态设计的理念时,人们都是采用的传统室内设计。绿色室内设计是在传统室内设计的基础上产生上,没有传统室内设计就没有现在的绿色室内设计。那么,传统室内设计与绿色室内设计有何不同呢?具体区别见表1。表1传统室内设计与绿色室内设计的区别。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改善了传统设计理念中的不足,在室内设计中重视了生态环境问题,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以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绿色生态设计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室内设计中去,这种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给环境造成的影响等方面。下面简单概述一下绿色生态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见表2。在室内设计环节中,家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设计环节。在传统的室内设计中,人们选用家具是只关心家具的样式、价格、质量,忽视了家具的材质。家具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的家具市场上,流行的家具大多含有甲醛等有害溶剂,对人们的身体危害很大。在选择家具时要选择绿色环保材质,家具的材质主要有木材、人造板、塑料等,这些材质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具体内容有:木材本身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但制材时可能采用灭菌处理,灭菌剂用后能放出有害气体。用干燥法也能避免细菌侵蚀。现在用薄木或塑料、金属等片材贴面或不贴面的人造板在家具材料中占有的比重日益增加。北欧建筑纤维板和人造板的环境标志标准,也被北欧生态标志计划所接受,该标准对甲醛释放量做了规划。塑料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由它的添加剂决定的。它们可溶解于脂肪,被带入食物链,并存储于脂肪组织中。

  绿色生态设计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它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还可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绿色生态设计作为一种无污染、无公害,不会给空间、环境等造成污染的设计,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把绿色生态引人室内设计,让人们可以在一个自然环境中休憩。绿色室内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等是以保护环境、热爱生命、注重生态文明为目标的绿色行动。在室内设计中,应该更多的引入绿色生态设计,还人们一个原生态的绿色家园。

  [2]任家永.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商,2014,26:96.

  [3]龚振芳.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70-74.

  绿色文化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1]从狭义上讲,绿色文化是人类为适应环境而创造的一切以绿色植物为标志的文化,包括采集狩猎文化、农业、林业、城市绿化以及所有的植物学科等;从广义上讲,绿色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并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包括持续农业、生态工程、绿色产品、绿色包装、绿色消费、绿色交通、绿色文学等,也包括有绿色象征意义的生态意识、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生态艺术、生态旅游以及生态伦理学、生态教育等。生态学的理论和原则是绿色文化的精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是绿色文化研究的核心。

  本世纪中期发达国家相继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但发展中国家仍处在落后的传统农业阶段。从60年代开始,人类掀起了一股推动粮食高产的绿色革命。这股“绿色浪潮”最早关注的是如何提高谷物产量,在1950年至1987年的30年间,世界谷物产量增加超过1.64倍。绿色革命伴随的是农业的高投入,且绿色革命运动是由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推行的。由于发达国家的退却,绿色革命思潮在70年代被自然农业思潮所取代。自然农业思潮包括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再生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等。8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潮又取代自然农业思潮并成为当前世界热点。在1996年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绿色革命重被提起,只是被赋予了新的内容[2,3]。90年代的绿色革命首先强调应与社会经济环境相结合,其次是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如防止单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原生镜和非原生境中保持大量的基因库、发展灌溉要防止次生盐渍、发展耕作制度多样性、提倡病虫害综合防治、重视土壤保护等。

  在绿色革命兴起的同时,绿色组织开始成立。70年代美国成立了数百个青少年环境保护组织,发起了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的“地球日”活动。此后各国纷纷成立绿色组织,英国、德国、日本等还成立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政党——绿党。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21世纪议程》,象征着人类进入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志的“绿色时代”,随之而起的是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降低资源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绿色文化的诞生。

  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由来已久。“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首先由国际保护同盟提出,该同盟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持续利益又能保持其满足后代人需求与欲望。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为世人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4]。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性、资源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5],呼吁人们放弃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要求人类在生产中尽可能少投入、多产出。

  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外延可看出,可持续发展准确反映了人在自然界的位置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科学的反映观[4]。这样,就把以人为主体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染”上了“绿”意,并使绿色文化获得了价值尺度。因此,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推动了绿色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赋予了绿色文化更深刻的内涵。

  生态学理论强调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物种间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和谐、高效、有序的特征。生态学理论认为,有人类参与的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以人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由于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处于复合生态系统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但是,无论人类改造自然的欲望和能力有多大,都必须遵循生态平衡理论,都必须而且应该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把人降到一般消费者的地位、强调“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协调[6]。因此,人必须将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相统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命支持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上,形成“文明的生态观”。

  绿色文化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降低资源消耗、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因此生态学理论关于人居生态系统的阐述与绿色文化的基本特征相吻合。绿色文化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为绿色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绿色文化的精髓所在。

  绿色思想是建立在充分认识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的思想意识。绿色思想认为,一个物种主宰世界的自然史是最不稳定的自然史。在人类与自然的长期斗争中,人类终于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们必须放弃“先污染后治理”的“黑色”工业化道路,走一条与自然界相互协调、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现代化道路,用“绿色”文明取代工业主义的“灰色”文明[7]。

  绿色浪潮的兴起加深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思考,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创造一定财富的同时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如“六六六”、“DDT”杀虫剂的发明和应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或创造的财富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科技是“反生态”的、“反绿色”的,而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科技是绿色科技。绿色科技是能够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能优化生态系统结构的科技系统,其特征是在创造明显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损坏或不影响生态平衡。绿色科技要求在设计产品时必须按照环境保护指标选用合理的原材料、结构和工艺,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不产生毒副作用以及产品设计有利于拆卸和回收、利用并保证产生最少的废弃物。

  绿色产品指符合“环境标志”(Environmental-Labelling)要求的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环境标志标准对绿色产品在环境保护、资源消耗、人类健康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股保护环境的绿色冲击波[8]。

  为增强竞争优势,企业纷纷设计绿色目标,开发绿色技术和研制绿色产品,涌现出的绿色工业产品有绿色汽车、绿色计算机、绿色冰箱、绿色电视机、绿色纸张、绿色服装、绿色玩具、绿色能源、绿色水性涂料、绿色可降解塑料等。

  绿色农业产品主要指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标准规定禁止使用化肥农药、土壤中不含重金属、灌溉用水必须无污染,强调绿色食品在其原料的生长、加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应最小。

  三、人类一切消费活动应符合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的规律,不能因畸形消费而破坏生态系统的“食物链”[9]。绿色消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青睐。

  绿色包装是一种不产生垃圾的包装,其基本特征是强调在生产环节中就考虑包装品使用后能够尽快回收而避免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由于与日俱增的包装废弃物已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绿色包装已在全世界达成共识,成为全球包装的趋势。目前,技术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探索解决塑料降解问题,并尝试一些替代方法。

  绿色住宅是符合生态要求且不污染环境、不危害人体健康的住宅,它是生态学、建筑学和园林学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是:尽量使用天然材料,尽量使用天然能源与再生能源,采用节能技术和防止污染措施,宅址选在远离污染源的地方。荷兰、日本建筑师按上述特征设计出生态住宅,这些住宅均采用不影响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不用空调器、采用节能光源。

  狭义讲,绿色文学是以描写自然、歌颂绿色、激发与引导人们向往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文学作品,如中国古代许多著名的诗人出于对绿色生命的热爱、将自然品格视为人类道德品格的母体、将自然之物人格化。“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淡泊,“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高洁优雅,无一不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美好向往。广义讲,绿色文学是以反映社会环境问题、抨击破坏环境的丑恶现象、提高人们的绿色意识、倡导生态平衡、宣扬绿色文化的文学作品,如R·卡尔逊的《寂静的春天》、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等。绿色文化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因而围绕关注绿色文化而创作的绿色文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3孙家涛。绿色设计的现状与展望。环境科学动态,1996,(2):13~15

  4余谋昌。全球变化的人的因素。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5)21~26

  5严立冬。简论可持续发展的持续特征。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3):155~157

  6张长元。从绿色消费到绿色技术到绿色设计。环境科学进展,1997,(3):16~19

  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价值导向,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特别是时报告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到了十报告中生态文明融入了我国的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的发展之一,由原来的四位一体变成了五位一体,生态建设越来越重要。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绿色发展,将绿色发展作为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的绿色发展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确保绿色安全。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展特征相结合,又融汇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

  绿色经济理念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致力于提高人类福利和社会公平。“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经济要环保。任何经济行为都必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为基本前提,它要求任何经济活动不仅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且要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健康。另一方面,环保要经济。即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获取经济效益,将维系生态健康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从绿掘金”。要求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在2005年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指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发展绿色经济强调“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强调“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生活方式”。

  绿色环境发展理念是指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和地球生物,改善人类社会环境的生存状态,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

  绿色政治生态理念是指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优良。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严惩腐败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党内如果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态必然会受到污染。”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在中国建党93周年纪念日前夕,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并在此后多个场合强调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绿色政治生态,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绿色政治生态同样能够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实现绿色政治生态的巨大效能。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这个过程急不得,等不得,要统筹推进,踏石留印的去落实,最终才能实现我们党和人民所期待的效果。

  绿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等绿色理念相关的,以绿色行为为表象的,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进共荣共发展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绿色文化是绿色发展的灵魂。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绿色文化不是游离于其它系统之外,而是自始至终地渗透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绿色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在其中起到灵魂的作用。进一步弘扬绿色文化,让绿色价值观深入人心,对于我国顺利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绿色是大自然的特征颜色,是生机活力和生命健康的体现,是稳定安宁和平的心理象征,是社会文明的现代标志。绿色蕴涵着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寄予着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加快绿色城市建设,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这意味着,“十三五”期间的城镇化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绿色社会成为一种极具时代特征的历史阶段,辐射渗入到经济社会的不同范畴和各个领域,引领着21世纪的时代潮流。

  打造绿色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是引领中国走向永续发展、文明发展的新道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对于我国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五中全会强调的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指出:“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应当是经济社会整体上的全面发展,空间上的协调发展,时间上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转变发展观念,我们不能单纯的追求经济发展、GDP数字的加大,我们还要注重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兴盛,特别是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等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要为今天的发展努力,更要对明天的发展负责,为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是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的重要内容。我们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已经逐步的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在发展思路上我们要更好的考虑生存和生活的质量,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不能光追求速度,而应该追求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不能盲目发展,污染环境,给后人留下沉重负担,而要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茌平县榜上有名,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这也是该县获得的又一张部级“名片”。近年来,茌平县着力打造“绿都”“水城”新名片, 着力建设生态茌平,并坚持以“生态立县”战略为抓手,按照“沿路见绿、城区插绿、村镇透绿”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生态茌平建设。具体措施有:

  (一)实行最严格的节能减排标准,加强源头治理,加强对高耗能企业的节能审查和监管

  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实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降耗行动计划,加快农业源减排项目建设,开展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深化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推进信发集团“上大压小”工程建设,对3台锅炉实施脱硫升级改造,确保烟尘排放达标率100%。加强城区扬尘污染防治,抓好异味等废气和黄标车等机动车尾气治理,严控复合型大气污染,增加“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截至目前,全县已回收拆解黄标车423辆,全警联动处罚黄标车1179辆次。

  该县积极开展造林绿化工程,以路域林网、水系林网和农田林网为重点,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必赢游戏app下载。主要抓好国道、省道等11条主干道防护林带建设,全县绿色通道总里程达1961.9公里,占绿化里程的96.7%;抓好金牛湖、徒骇河等“一湖九河”水系生态保护带建设,完成总里程410公里,占绿化里程的95.6%;加大新植和完善力度,推行双行栽植,建成高标准农田林网70多万亩,全县农田林网总种植面积达95.6万亩,控制率达96%。继续执行造林补贴政策,加大种苗花卉的补贴额度。2015年启动实施“美丽村庄(绿化模范村)”创建工程,加大对绿化模范村的补贴力度,每村补贴由5000元增加到3万元。目前,该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乡镇驻地绿化覆盖率达到34.6%。

  该县以绿色产业为载体,积极发展一批无污染、科技附加值高的绿色环保产业,搭建园区示范平台,做到生态经济的同步提升。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茌平大力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和低毒生物农药,建立乡镇质监站、基层速测点等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实现14个乡镇全覆盖监管。上半年,全县“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64个,其中新增绿色食品15个、有机食品3个、地理标志商标2个,推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新晋的部级生态乡镇茌平,冯官屯以部级生态乡镇为契机,实施双园共建,积极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全力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目前已发展起占地400余亩的史河有机蔬菜标准生产园;小王楼600余亩的农业观光采摘园,种植梨树、苹果树;小杨屯800亩的花卉苗木基地;前张社区流转土地1000亩,建设聊城中心苗圃繁育园区和山东源奚生物有限公司农夫绿色有机蔬菜百果园。

  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 “绿色化”概念,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为“新五化”。其实“绿色化”的提出与倡导的绿色理念一脉相承,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的科学论断,揭示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必然规律。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发出“绿色化”的号召,就是要把人民对良好生态的向往变成现实,让绿色化落实到自然生态的山清水秀上。这就需要我们全面践行绿色化。

  自然生态中的绿色主要由森林、湿地和生物物种组成。但由于人们缺乏绿色理念,自然生态中的绿色正在不断减少,如森林破坏,湿地围垦,生物物种灭绝。其中,尤以森林破坏为最。据统计,人类文明初期,全世界森林覆盖率为60%,十九世纪中期减少到45%,到目前仅为31.8%。绿色的不断消失,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危机:先是土地沙化,接着是自然灾害频发,再就是全球性的水荒,还有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的破坏、湿地的退化伴随的是物种的消亡。每一个物种,都可能是破解人类发展困境的救星。如果物种继续灭绝,人类将没有未来。

  当然,人类面临的上述生态危机,还包括粗放的生产方式、高污染的化石能源、高排放的工业产业等。但是几乎所有危机,都能从森林的锐减中找到根源。正如所指出的,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人类生存的根基,拯救地球首先要从拯救森林开始。树立绿色理念,就要从理解的重要讲话开始。

  绿色国土是人类生存之基。目前,我国有17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沙化面积、3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水土流失面积。也就是说,我国国土的近1/5不宜人居、约1/3不宜生产。形成这些“黄色国土”或“灰色国土”的首因是森林锐减。当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21.63%,人均森林面积仅为1.97亩,远远低于全世界森林覆盖率31.8%、人均森林面积9.3亩的平均水平。不敢想象,如果森林继续减少、国土继续沙漠化、水土继续流失,13亿中国人将在哪里立足?

  绿色国土不仅关系着人们在哪里立足的问题,还关系着人们到哪里呼吸清新空气的问题。联合国公布的清新空气标准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有1000-1500个负氧离子。而负氧离子产生的载体主要是森林、河流、瀑布和草地。医学研究表明,人生活在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500个以上的环境下能确保健康, 200个左右时只能是亚健康,低于50个时将诱发心理疾病甚至癌症。由于缺乏森林的护佑,现在许多中心城市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都在200个以下,有的甚至在50个以下。为此,我国癌症病人以每年100万人的速度、糖尿病患者以每天3000余人的速度递增。

  我们都向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呼得到好空气”的生活,这就需要大力建设绿色国土。在城区,要加快建设森林城市,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在山区,要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提升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在沙区和石漠化地区,要加大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遏制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在湖区,要实施湖泊、湿地修复工程,让山水林田湖和谐共生。

  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是一场伟大而复杂的革命。绿色产业上,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大力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信息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推动现有的装备制造、能源、建筑等产业和行业的绿色化转型。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绿色、环保产业和服务业。要发展绿色产业,还要有绿色布局。要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不能越雷池一步,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区域、有限度地开发。重点开发区要追求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限制开发区要追求生活空间的宜居适度,禁止开发区要追求生态空间的山清水秀。此外,能源是生产的基础,交通是生活的要件,绿色生产还必须抓住绿色交通和绿色能源两个牛鼻子。能源上,通过节约优先控制能源消耗总量,提高化石能源清洁化的标准,从而减少排放增量,同时因地制宜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替代能源发展,实现能源领域绿色化。交通上,要发展绿色、低碳的公共交通,推广使用节能、低排车辆和新能源汽车,引导城乡居民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工具出行,实现交通运输绿色化。

  推动消费方式绿色化,可以直接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倒逼生产方式绿色化。要丰富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指节约资源、无公害、生态、安全、健康的产品。政府要鼓励消费绿色产品,企业要注重生产绿色产品,消费者要自觉选择绿色产品。要创新绿色技术,要使用生态技术保障绿色产品。因此,在绿色化提出后,相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并力推关系民生的各类产品的绿色标准。要加强绿色监管。实行认证制度和准入制度,切实加强监管,用最严密的法律、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厉的执法,为绿色产品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绿色化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处处尚绿、时时护绿、人人植绿,生态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就会山清水秀,广大人民就能共享绿色化的诗意生活,中华民族就会走向绿色化的新时代。

  循环经济是人类为摆脱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困境,追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物。绿色企业体现了循环经济特征,创建绿色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是一种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其特征是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原则。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循环经济是一种“三赢”经济增长模式。它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大要求纳入统一的框架中,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良好循环,经济发展从数量型的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增长,实现经济增长、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统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减量、再用、循环”(即3R),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其中,减量(Reducing)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再用(Reusing)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循环(Recycling)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把终端物质运回到生产厂再带入新的产品之中。最理想的资源化方式是原级资源化,即将消费者放弃的废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次级资源化也常见,即将废弃物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

  在当今世界环境污染、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时候,绿色成为人们的向往。于是人们更愿意将“绿色”同“环境保护”连在一起,如“绿色经济”、“绿色企业”、“绿色食品”、“绿色工业”等,全世界正在掀起一场绿色浪潮。21世纪将是“绿色世纪”,21世纪的企业也将是绿色企业。

  作为绿色企业,它应该是在产品、价格、分销渠道、促销的每个方面的绿色行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因此,它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生产绿色产品。它是指从设计、制造、销售到回收处置的全过程中,对环境无害或危害较少,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有利于资源再生的产品。

  (2)建立绿色价格体系。企业在生产和营销方面的环保投入增加了产品的绿色成本。因此产品价格应适当上浮,这不能认为是产品涨价,而是合理的价格上浮。它反映了环境和资源的价值,保证了绿色生产的资金供给,有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在绿色价格的制定上,可采用心理定价法。因为人们对绿色价格有一种求新和求异的心理,认为绿色产品应具有更高的价值,他们对稍高的绿色价格从心理上愿意接受,这一点在发达国家尤为突出。如,美国绿色食品的价格比一般的食品价格高出70%~200%,在日本绿色食品价格也比一般食品价格高出20%。

  (3)建立绿色销售渠道。选择无污染的运输工具,减少运输过程的浪费;选择有环保意识、有良好的用户形象的中间商进行合作,与之共同推出绿色产品。

  (4)建立绿色促销。即采用绿色广告、绿色公关、绿色营销推广等手段进行促销。其中,绿色公关活动有三方面内容:一是企业内部公关,加强企业绿色文化的培育、宣传;二是外部公关,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企业的绿色成就,使企业的绿色形象得到人们认可;三是加强企业与社会的联系,企业必须随时了解社会对绿色的要求,社会也必须了解企业的绿色发展状况。

  生态系统原理主要包括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生等高效、和谐两个方面的优化原理。高效原理主要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内各种复杂的食物链(网)结构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工艺流程,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得到高效利用,并在内部消化废料;和谐原理主要是指通过生态协调使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组分间的关系和谐与融洽,使生态系统正向演替的机会最大而承担的各种风险最小。生态系统高效、和谐原理体现了自然界精巧的运营机制,为人类正确、合理地利用企业内外生态环境资源和组织企业经济活动、特别是工业生产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榜样。从理论上讲,应依据生态系统的高效、和谐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经济活动生态化,以取得最佳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

  绿色企业的主要特征是把生态过程的特点引申到企业中来,从生态与经济综合的角度出发,考察工业产品从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到绿色消费的全过程,以其协调企业生态与企业经济之间的关系,主要着眼点和目标不是消除污染造成的后果,而是运用绿色技术从根本上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实现集约、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工业生产。可见,绿色企业比一般企业能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以较少的物耗、能耗生产出更多的绿色产品,并能使在一般企业中被排出厂外的废弃物和余热等得到回收利用,可大大提高绿色企业的循环经济综合效率,而非单纯的经济效率或生态效率。

  绿色企业在经济运行上要求具有高度的开放性特点,即其绿色原材料和半成品供应、绿色产品设计、资金来源、绿色技术创新、绿色设备和工艺流程改造、绿色产品销售等方面都要对外开放。但绿色企业在其生态运行上要求具有高度的内部封闭性,采取少废和无废料绿色技术,减少各个生产环节上物质和能量的跑、冒、滴、漏,使废物最小化并回收利用,尽可能实现闭路循环。

  (1)通过企业技术改造创建绿色企业。我国很多企业最初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比较落后,废料产出环节多、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到后来通过对一系列现有工业技术的生态化技术改造,才使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从不合理逐步趋向合理,即大量的绿色企业是在技术改造中建成的。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利用绿色技术加快改造我国绿色企业现有的工业技术系统,这是建立和完善绿色企业的重要途径。企业技术改造主要包括:在改造落后的工艺流程中建成生态工艺;改造生产流程中的关键性设备,降低废料产出率;改造整个生产流程的控制系统,使其实现微机控制而使全流程变成无废料工艺;采用使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的先进技术等使企业变成绿色企业。

  (2)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建成绿色企业。加快以生态原理为主要基础的绿色技术、特别是生态型高新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技术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绿色企业、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关键措施和核心问题。这要求企业真正成为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从宏观(国家政策)和微观(企业机制)两个层次出发,建立起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激励机制、内部动力机制、自身能力机制、信息传递机制等复合机制体系;针对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外部经济性、社会化及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建立起集多种职能于一身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扩散、中介和服务中心,降低创新的学习成本,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绿色企业内部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建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风险基金;加快推广节水、节能、无废、少废和“三废”综合治理等实用绿色技术。上述都是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当务之急。

  (3)实施清洁生产建成绿色企业。清洁生产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源消费最小的人类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清洁生产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了在生命周期内对产品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问题,带来很高的环境效益,同时还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方面大有所为,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这正与绿色企业所追求的目标(生存、获利与发展)相一致,与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即资源的循环利用相符合。因此实现绿色企业重要途径就是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少投入、低消耗、多产出的集约化方式生产,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污染控制,进而走上经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之路。可见,大力推行企业清洁生产是变革以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绿色企业的战略措施和根本途径。

  (4)建立生态工业园创建绿色企业。生态工业区是在某一地域上,由多个工业企业依据生态经济规律和生态系统优化原理,综合运用生态工程手段等建立的有一定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价值增值等内在生态工艺联系的工业企业群体,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种新模式。生态工业园具有整体性、集约性和区域性特征,在设计和建立生态工业园时要把能合理利用某一类资源并具有内在生态工艺联系的企业在一定地域逐步聚集,形成较完整的食物链—投入产出链(网),提高整个系统对原料和能量的利用效率,使其组成一个生态工业园有机整体。如丹麦卡伦堡市的若干家企业通过互相连接的管道,建立了废物和热能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园,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

  1张庆普,胡运权.我国建立完善生态型企业的主要对策及措施探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为了加速湖北省经济建设,以环境为根基,开展“绿满荆楚”行动。该行动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绿满荆楚”自实施以来为湖北省的生态环境带来重大转机,为加速湖北省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为此,本文对该行动的内容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绿满荆楚”是在2014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绿满荆楚行动的决定》中提出。该决定中指出湖北省在3a内全面实现宜林地、无立木林地、通道绿化地、村庄绿化地应绿尽绿。并预计到2017年,湖北省的新增林地面达到56.8万hm2以上,实现41%的森林覆盖率。在该决定中,主要突出的是国土绿化,以此为核心,一并推出荒山造林、通过绿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等,并在湖北农村区域建立城乡居民保障体系,以“绿满荆楚行动”这一名字为湖北绿化工程勾画出蓝图[1]。

  湖北省的“绿满荆楚”开展后,从表面上看是实现了国土的绿化,但是事实上是以国土绿化为基础,大兴绿色经济建设。该种经济建设主要面向的是农业经济,同时所发展的农业经济能够实现循环式的发展。以湖北省崇阳县肖岭乡为例,因地制宜的开展“绿满荆楚行动”,需要与该地的气候环境相结合,发展起了油茶、板栗、茶叶、核桃以及中药材等作物经济。肖岭乡是绿色农作物发展中的代表,据2015年下半年统计,湖北省新增油茶2万hm2。在领头区域做示范下,湖北省各地也相继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逐渐积累经验,形成了茶林相间、节水灌溉、生态高效的生态茶园种植模式。同时在此时基础上,肖岭山还形成了多种经济主体形式,如,合作社+基地+农户、科研单位+基地+农户等模式。在循环的生产模式下,也实现了经济的循环。“绿满荆楚行动”得以实现,无论是环境还是经济都是一种良好的改善[2]。

  “绿满荆楚行动”的开展,直接推动了湖北省的绿化建设,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绿满荆楚行动”是一个支点,在实现生态建设中,包含很多内容,将湖北省的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建设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并对社会空间进行优化。从2014-2030年,湖北省力争在这30a间,以生态建设为根基实现经济发展。自从实行“绿满荆楚行动”,对湖北省的生态建设产生直接影响。从生态观念上,这一“绿满荆楚行动”的推出,提升人们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并以自我做起,为生态环境建设贡献力量。从实际环境上,湖北省的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初步实现了“天蓝必赢游戏app下载、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在生态格局上,生态空间布置合理,环境宜居[3]。

  “绿满荆楚行动”的开展,在促进湖北省的绿化建设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政府政策支持下以及林业部门的合作下,绿色制度被建立,并且逐渐实现完善。绿色制度为不同区的生态发展带来新格局,是绿色生态发展的生命力。绿色制度将园林管理的机制健全,严格实施林地的定额管理,采伐需要凭证,以及积极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在不同乡政府中建立国土绿化与产业之间的融合机制。在不同区域开展绿色制度之前,需要对该地区的气候进行调查,提升绿色林业的产出;建立绿色评价机制,对林业发展进行监督与评价。如,对于森林经营的监测评价是现代森林经营中重要的手段,在森林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森林监测实际上就是对森林经营工作的检查与评定,以实际的监测活动,来对森林管理中细节进行了解,并从监测环节中发现实际问题,使得森林管理工作者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过失弥补,以免造成森林资源破坏[4]。

  综上所述,建设生态文明型城市,发展绿色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践行党的十精神,湖北省开展“绿满荆楚行动”,加速绿色建设。本文对“绿满荆楚行动”内涵进行分析,“绿满荆楚行动”对推动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实现了绿色循环经济,推动生态建设;也完善了绿色制度体系。

  [1]乐建根.竹山县实施“绿满荆楚”行动现状与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15(06):79-80,89.

  [2]记者蒋润涛.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绿满状ㄐ卸[N].孝感日报,2014-12-02001.

  对建筑护结构的设计,良好的护结构提供的保温、隔热作用能减少建筑运作过程不必要的能耗,提高能源的效率要兼顾到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运输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工程建设中提高材料的重复利用率,降低能耗。

  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和直接源自太阳能的初级能源,如水落差的能量、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以太阳能为来源但要经过燃烧等过程进行转换的二级能源,如生物能,包括木材、沼气等。

  土地资源:规划设计应将节约土地与高效利用土地相结合;尽可能减少建筑体量以减少占地面积;规划竖向设计时尽可能减少对现状场地的高差,减少土方开挖量,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对相邻场地植被破坏。

  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使其免受有害排放物的污染;生产、生活污水的净化、回收和再利用;雨水的收集及有效利用。

  生物资源: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慎用以木材为基础的建筑材料;保持地区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环境观,不仅在于追求创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同时还注重保护外界环境免受污染。日本有关学者研究出: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业有关的污染比例为34%,包括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因此,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是生态小区建设的重点所在。从住宅小区的整体环境系统划分来看,环境系统包括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气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绿化系统以及固体废弃物等子系统。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应充分考虑人的活动规律和轨迹,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更多关注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的生活需要和居住要求,营造一个和谐、健康、友爱的社区环境。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还可以确保城市自然生态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整体性,减少和避免了城市生物生存、分布和移动的阻力,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并且能为生物提供合适的生存和繁衍环境。

  绿色住宅小区应该充分利用阳台、窗台、屋顶和墙面等空间,来种植一些蔬菜、树木、花草等绿色植物。既可以实现净化空气、改善区域气候、调节湿度,还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的噪音,吸纳灰尘,还能美化环境,好看的建筑造型置于树木和花草中,不仅能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还能净化室内外空气,营造出舒适健康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都依赖于自然环境所馈赠的给养,同时,自然环境也只有被纳入到人的生活轨迹中,才能成为人的现实生活要素。人类的建筑活动作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毫无疑问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目的,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尊重生态法则,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免其遭受破坏。所有的科技、所有的文明,都不可能置身于环境之外,当然也会对环境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

  从绿色生态型住宅的规划设计上看,小区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以及绿色系统的设计,都以遵循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目标。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层、防噪音等。

  从住宅的内部空间到外部交流空间以至公共复合行为空间的扩展,并与城市社会的交汇,这样的层层推出将空间系统化。从园林、回廊、喷泉、休闲广场、宅间绿地到游泳池、健身会所等,通过多个交流场所,创造一种自由漫步式的家园模式,将为人际交往传统的延续和自我娱乐的健康发展提供设施保证。

  仅仅利用人工因素打造一个临时的自然环境并不能实质性体现生态社区的概念,能够让整个社区具有自然再造功能,真正“活”起来,让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是绿色生态型住宅小区的另一个着眼点。因此设计者常常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把水引入园区营造自然再造区。比如湖南某详规项目,在水资源利用方面,项目规划将整合多种水策略和技术,通过对周边山体水系的梳理,结合场地竖向设置水坝,将天然雨水合理引入小区,形成了大水面与小水系穿插的格局,所收集的山体雨水既可用于绿化浇灌及前期施工用水,而且又能作为主要的景观资源,同时水面还能调节住区的小气候,使人居环境更宜人。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新住宅小区绿地率要达到30%以上,绿化(含水面)面积要达到70%。在绿化布局上,应统筹考虑住宅小区的规模、造型特点、性质以及在建筑群中所处的地位等诸多因素。另外,绿地位置最好设在建筑物的南面,充足的阳光对阳光性植物、开花植物十分有利。背荫绿地可设计一些耐阴草坪、低矮灌木和球类植物,而大片集中绿地不宜设计在建筑物的背阴面。小区出入口是整个小区的窗口,也是小区人流最旺的地带,最好采用集中大片绿地园林景观和绿地景观。绿化地块尽量连片成大块状,尽量避免细而狭长的条状绿地,不利于居民的活动和使用。应在块状绿地边或者车道边留出较宽的绿地,营造高大、浓密、厚实的防护景观林,起到防噪、防尘的作用。

  住宅小区地面绿化不仅具有降低地面热辐射、降低噪声、吸附尘粒、净化空气等作用,而且有实验证明,地面绿地系统具有吸滞放射性物质的功能。可明显减少和防止放射性物质的危害。

  住宅小区空中绿化,实质上是建筑立体绿化。例如,墙面和阳台的垂直绿化不但可缓解住宅小区建筑形体占地绿化用地之间的矛盾,美化环境,减少空气污染,而且可起到降温和节能的作用。比较理想的做法是采用外墙面培植攀缘植物,如栽种常春藤、葡萄藤等,既可遮住夏季的灼日,又不影响吸收阳光。

  室内绿化可以充分调节空气,提高舍内空气质量,美化居住环境。由于人类花费在室内的时间通常高达70%以上。其绿化植物的选择必须考虑环保因素,使用不会对人体有害的观花或观叶的草本或木本植物。

  绿色生态住宅在新时期应运而生,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以绿色经济做基石,绿色,绿色环境为标志,绿色技术为支撑,并结合人们对中国建筑美学的审美意识,强化规划设计工作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交融契合、“天人合一”的新型绿色生态住宅小区。